谢晓明认为,学科交叉融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趋势之一,面向未来,超导电子学卓越中心将用好这个重大任务的载体,依托创新管理机制,继续推进体制改革,组织协同各单位优势力量,共同实施跨学科、跨领域的重大科技任务和技术攻关,努力实现从跟踪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导电子学研究中心。
总之,受到了科研的严格训练和学到了科研管理方法。作为当年中外高能物理研究国际交流的亲历者,陈和生一直认为,中国高能物理学工作者到丁肇中小组学习交流,是中国科技界改革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而那名中国科学家正是参与胶子发现过程的陈和生。1995年,欧洲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大会对发现胶子的研究小组授予特别奖。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实验组首次发现了胶子存在的实验证据。中国物理学工作者在胶子发现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得到丁肇中的高度评价。丁肇中特别选派中美各一名科学家前往布鲁塞尔领奖。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此后,每年都有中国物理学家被派到丁肇中先生领导的实验组工作和学习,持续了10余年。总体上要信任我们的科研人员,做到宏观上管住,微观上放宽搞活。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领域的简政放权,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不过,《意见》究竟如何落到实处?在执行中会遇到哪些难题?怎样用好这些规则?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科学家和管理人员。从全球范围看,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科研项目的审查程序不尽相同,但基本都设有审计部门,由该部门管理和监督科研项目的全过程,并且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财务审计,以确保科研项目的公平、公正、公开。财务审计的过程中,也会引入第三方审计公司参与,减小审计部门的工作压力。
而且,科技经费管理缺乏红线和关联交易规定,科研人员在科技经费使用和成果转化中还存在法律风险。这提高了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因地制宜 与时俱进 人才是创新的活力源泉,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人事管理自主权,因事用人、因才设岗,有利于充分激发和释放各类人才活力。宋河发说,然而,盲目的转移转化,会造成低质化、雷同化的结果,占用大量社会资源,不利于整体发展。该《意见》对于以往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科研相关自主权难以适应科技创新发展需求的问题,提出了更加细致的指导思路。面对新问题,政策要与时俱进,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可能创造鲜活的经验,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可鼓励他们先行先试。
要出高水平的原创科技成果,一方面需要保障科研人员待遇,让科研人员可以安心在某一方面长期从事研究。在徐飞看来,科学研究多为探索未知领域,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随意性,难以预见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只有遵循规律才能事半功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宋河发坦言,尽管近年来国家一直倡导为科研人员简政放权,但实际上科研机构的审计审查工作依然不敢放松,原因在于,目前科技经费管理实行法人责任制。对于一些小的、知识产权较少的科技成果可以下放给科研人员,而诸如新能源汽车、芯片、新材料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型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涉及到的知识产权多,成果转化程序复杂,则应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作用,创造知识产权组合,对科技成果进行风险投资,提高成功转移转化率。
宋河发介绍,美、日、欧、英科技经费监管依托于各国(地区)历史上长期建立起来的治理体制、法律政策、监管机制。在预算与财务运作状况依法公开接受公众监督的情况下,体制内部对经费监管和评价的作用被弱化。
国外经验或许值得我们思考借鉴。此外,一项科研成果往往包含多个知识产权,科研人员单独进行转移转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就会增加。
过去,非要明确在某年某月花多少钱、做什么事、达成什么目标,这让科研人员苦不堪言,有时意味着逼迫科研人员编造。在王峰看来,科研管理牵一发而动全身,具体操作还需根据不同单位、不同项目和课题特点因地制宜,改革永远处在进行时。作者:韩扬眉 卜叶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8/19 14:06:33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六部委联合为科研管理减负松绑 近日,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科院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法依规行使科研相关自主权,全面增强创新活力,提升创新绩效,增加科技成果供给,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在改革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方面,《意见》指出,科技、财政等部门要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为进一步完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探索路子。尊重规律 激发活力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从事探索性、创造性科学研究活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为此,《意见》还特别提到,对本土培养人才与海外引进人才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宋河发认为,人事改革的核心不在于商讨编外人员的解决方案,而在于对整体科研人员长期稳定的激励和科学管理。
《意见》开宗明义强调,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当遵循科研活动、人才成长、成果转化的规律。《意见》就指出,项目实施期间实行里程碑式管理。
新加坡某科研机构负责人告诉《中国科学报》,项目评审过程中,新加坡的审计部门会邀请世界一流科研人员参与,回避本土的利益关系,同时,用专家经验引导项目走向。放管结合 提高效率 要优化科研管理机制,就必须从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等各个方面为科研人员松绑。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也深表认同,比如,该研究所已经开始探索实行国内差旅费大包干,为科研人员减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后果可能10年以后才会显现出来,这在日本有过前车之鉴。很亲切,接地气,这正是科研人员所渴望的政策因地制宜 与时俱进 人才是创新的活力源泉,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人事管理自主权,因事用人、因才设岗,有利于充分激发和释放各类人才活力。
此外,一项科研成果往往包含多个知识产权,科研人员单独进行转移转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就会增加。要出高水平的原创科技成果,一方面需要保障科研人员待遇,让科研人员可以安心在某一方面长期从事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宋河发坦言,尽管近年来国家一直倡导为科研人员简政放权,但实际上科研机构的审计审查工作依然不敢放松,原因在于,目前科技经费管理实行法人责任制。面对新问题,政策要与时俱进,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可能创造鲜活的经验,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可鼓励他们先行先试。
他提到,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是必要的,但钱该怎么花,应该有自主权。宋河发介绍,美、日、欧、英科技经费监管依托于各国(地区)历史上长期建立起来的治理体制、法律政策、监管机制。
王峰表示,这意味着两类人才将可同等待遇,不过在具体执行中需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即本土人才不愿意出国交流,导致科学研究变得封闭。《意见》就指出,项目实施期间实行里程碑式管理。其后果可能10年以后才会显现出来,这在日本有过前车之鉴。这提高了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放管结合 提高效率 要优化科研管理机制,就必须从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等各个方面为科研人员松绑。作者:韩扬眉 卜叶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8/19 14:06:33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六部委联合为科研管理减负松绑 近日,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科院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法依规行使科研相关自主权,全面增强创新活力,提升创新绩效,增加科技成果供给,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外经验或许值得我们思考借鉴。新加坡某科研机构负责人告诉《中国科学报》,项目评审过程中,新加坡的审计部门会邀请世界一流科研人员参与,回避本土的利益关系,同时,用专家经验引导项目走向。
该《意见》对于以往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科研相关自主权难以适应科技创新发展需求的问题,提出了更加细致的指导思路。一方面需要建立真正的流动机制,对科研人员施行聘期制、聘任制,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